【深度调查】青海"短视频代运营"市场井喷 本土MCN机构抢滩"流量经济"高地
本报记者 王雪峰(西宁报道)"这条拍摄青海湖的短视频上线3天播放量破500万,带动景区门票销售环比增长40%。"在西宁市城西区创新大厦,青海星耀文化传媒CEO张明正与团队复盘近期为某5A景区打造的爆款内容。随着短视频平台成为文旅营销主战场,青海抖音代运营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记者走访发现,目前青海省内注册从事短视频代运营业务的机构已超过120家,其中头部企业如青藏印象、云端藏域等MCN机构已形成"内容创作+直播带货+精准投流"的全链条服务体系。"我们团队30人中有8位是藏族同胞,能制作汉藏双语内容。"青藏印象运营总监周措介绍,其服务的格尔木枸杞商家通过账号矩阵实现月均300万GMU。
行业快速扩张也伴随乱象。省市场监管局网络监管处负责人透露,今年已查处3起"保量不保质"的合同纠纷案件。青海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教授李强建议:"企业选择代运营服务时应重点考察原创内容生产能力,警惕机器刷量的‘数据泡沫’。"
值得关注的是,青海省商务厅近期启动"数字新青商"培育计划,将扶持10家本土优质代运营企业。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青藏铁路旅游专线等重大项目的推进,深耕地域特色的垂直类账号运营或成下一轮竞争焦点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