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氧自救指南:从高原反应到办公室窒息的全套解决方案
朋友们,最近有没有觉得脑子像被套了三层塑料袋?开会时哈欠打得下巴要脱臼?爬两层楼梯喘得像刚跑完马拉松?恭喜你,你很可能正在经历21世纪最时髦的生理现象——缺氧症候群!
先说最常见的“高原缺氧”。上次我去西藏旅游,抱着氧气罐吸得像个沉迷奶瓶的巨婴,结果藏族向导淡定地递来一壶酥油茶:“我们这儿的牛从来不吸氧,每天靠这个能跑马拉松。”果然,喝完不仅头不晕了,甚至想当场跳锅庄舞。建议各位进藏前先在家苦练半年闭气,或者直接拎个便携制氧机,现在某宝还有HelloKitty联名款呢。
办公室白领的“慢性缺氧”更致命。对着电脑一整天,呼吸频率直逼冬眠的乌龟。我有次写方案写到眼皮打架,突然福至心灵对着绿植猛吸三口,差点把盆栽给薅秃了。后来学聪明了,每隔半小时就跑去楼道做“人工过山车”——就是深蹲+尖叫组合运动,吓得保洁阿姨以为我在修炼什么邪术。
最绝的是我室友,声称发现“地铁缺氧”终极解法。每天早高峰他就在人群里突然大喊:“麻烦让让!我低血糖要晕了!”效果拔群,瞬间能清出直径两米的真空区。后来因为演技过于浮夸,被热心大妈强行塞了十颗薄荷糖,现在见到绿色糖果就ptsd。
终极提示: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效,建议直接躺平——毕竟躺着耗氧量最少。什么?你说躺着也头晕?那...要不要考虑换个星球生活?(狗头)